7月2日,澎湃新闻刊发《马上测丨实测9家共享充电宝:两家无3C,部分标识“躲猫猫”》报道,引发广泛关注。
7月3日,记者联系了在本次测评中被检出无3C标识的“电饱饱”共享充电宝人工客服。关于为何“电饱饱”并无3C标识一事,对方回应称,公司2024年8月后生产的所有产品均印有3C标识并获认证,“此前生产的产品符合当时法规及产品安全要求,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那么相关产品是否可以携带乘坐飞机?前述客服表示,每个机场的安检标准总体上保持一致,但在细节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建议您在乘坐飞机前,提前向机场工作人员咨询具体安检要求”。
而对于目前无3C标识的充电宝后续是否会进行召回整改,前述客服并未直接回应,表示会有专员随后联系。
此前,记者联系“来电”的在线人工客服并询问产品仅有CE等标识是否可以带上飞机时,对方表示相关产品不可以带上飞机,“需在登机前归还”。
前述“来电”客服表示:“民航局及相关部门在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您租借的充电宝属于新规生效前投放的旧批次,虽符合当时标准,但未及时更新3C标识,故无法携带上飞机,我司已主动召回历史批次充电宝送检升级。”
据澎湃新闻7月2日报道,记者走访了上海十来家共享充电桩,共九个品牌,结果显示,2家品牌无3C标识,部分品牌的3C标识被遮挡或难寻觅。
据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发布的对于移动电源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的相关规定中,要求自2023年8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新纳入产品CCC(编注:即3C)认证委托,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信息技术设备》和附件中列明的适用标准开展认证工作;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