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行长助手
总经理闪电离职与股权七折拍卖背后,前海财险深陷至暗时刻。
当北京金融法院一纸拍卖公告将前海财险20%股权推上司法拍卖平台,这家背负“宝能系”标签的险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形成戏剧性呼应的,是该公司刚刚经历了一场人事地震——被寄予扭亏厚望的总经理李功霓在任职仅一年后突然请辞,留下的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综合成本率突破200%的险峻局面。
股权冻结阴云笼罩下的至暗时刻,折射出这家新生代险企的生存困局:自2016年诞生便被烙上“宝能系”印记的前海财险,非但未能复制前海人寿的扩张神话,反而在股东债务危机、管理层动荡、监管评级连降的三重夹击中步履维艰。
董事长霍建梅兼临时负责人
6月13日,前海财险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李功霓的书面辞职报告,李功霓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同日,前海财险再次发布公告表示,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临时)审议通过,并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报备,由霍建梅担任公司临时负责人。
而董事长霍建梅刚于2024年11月履新,任职时间尚不足一年。
作为掌舵公司经营决策的核心管理者,管理岗位的频繁异动正成为前海财险挥之不去的治理阴霾。
董事长职位如同走马灯般更替。创始人姚振华在2016年首任董事长,但次年便因前海人寿事件被监管撤销任职资格,并禁入保险业十年,随后黯然辞职。2017年,宝能系高管黄炜接棒,却在2019年短暂卸任。同年,宝能集团副董事长冀光恒短暂执掌帅印,但仅半年便辞职。2021年,黄炜二度出任董事长,然而2022年8月,其因个人原因被有关部门调查。直至2025年1月,霍建梅才正式获批出任董事长。
总经理职位的动荡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首任总经理张云飞在2021年8月辞职后,该职位竟空缺长达两年半之久,期间由董事长黄炜暂代履职。2022年2月,华农保险原副总经理郜延华曾拟任总经理,但其任职资格最终未能获得监管核准,总经理职责大多由副总经理代管。直至2024年3月,李功霓才正式获批出任总经理。然而,李功霓的任期却异常短暂,2025年6月13日,其便因个人原因辞职,任职时间不足一年半。目前,该职位再次空缺,由董事长霍建梅兼任临时负责人。
20%股权7折拍卖
6 月16 日,北京金融法院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发布拍卖公告,将于 2025 年7月21日上午10 时—2025年7月22日上午10时止(延时除外)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进行公开拍卖活动。拍卖标的为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所持公司20%的股权,评估价 4400 万元,起拍价3080 万元。
前海财险股权7折拍卖的背后,是宝能、钜盛华和中融人寿之间高达20亿元的债务纠纷。
中融人寿自2019年起陆续向宝能集团及关联方投资多笔金融产品,包括债券、信托及基金,累计投资金额达27.5亿元。2021年后,因宝能系陷入流动性危机,相关债务出现违约。2024年9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要求钜盛华、宝能集团履行20.25亿元的债务清偿义务。为清偿这笔巨额债务,法院依法冻结了钜盛华旗下多项资产,其中包括其所持有的前海财险20%的股权。除前海财险股权外,被冻结资产还包括深圳市笋岗国际电子物流城99%股权、前海联合基金部分股权等。
对此,前海财险回应:上述事项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公司将密切关注后续进展,同时做好风险隔离,确保公司稳健运行,维护好全体股东、保险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前海财险共有5名股东,分别是深圳市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深粤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凯信恒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建业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股东持股比例均为20%。需特别关注的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除深圳粤商物流有限公司所持股权全部处于正常状态外,其余股东均有部分或全部股权处于冻结状态,累计冻结股权高达57.9%。
持续承压的业绩困局
前海财险自2016年成立以来,经营之路一波三折,其多项核心经营指标折射出公司面临的挑战与困境,亟待破局。
从盈利情况来看,成立至今整体表现欠佳。2017 年至 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 - 1.33亿元、- 2.21亿元、- 1.3亿元、- 0.72亿元、- 0.18亿元、0.23亿元、- 0.89亿元、- 1.12亿元,仅2022年盈利,其余年份均为亏损,截至2024年已累计亏损约7.8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0.19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保险业务收入方面,2017年至2024年分别为10.24亿元、15.42亿元、22.66亿元、21.31亿元、19.39亿元、14.43亿元、15.64亿元、15.25亿元,2019年达高峰后开始波动下滑。2025年一季度保险业务收入3.23亿元,同比下降12%。
再看偿付能力,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末,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 104.67%,已逼近监管红线,且据预测可能进一步下滑至 97.15%。
自2022年一季度起,风险综合评级由B类下调至C类,至今已连续11个季度处于偿付能力不达标状态,受此影响,前海财险已暂停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新业务。
对此,2024年8月26日,前海财险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暂停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新业务,对于已经承保的客户,将继续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保险责任,保障客户权益。
此外,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前海财险综合成本率更是居高不下,今年一季度达到201.5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其成本控制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这家注册资本10亿元的险企能否破局重生,蹚出中小险企的突围之路,北青金融将持续关注。
“宝能系”险企困局:前海财险20%股权七折拍卖,平安老将霍建梅独挑重担
前海联合财险变局时刻:钜盛华所持20%股权将七折拍卖,总经理李功霓履职一年后辞任
海拍客港股IPO:亏损扩大裁员降本 身背对赌协议已资不抵债 高管薪资却大幅上涨 董事王虹领薪超300万元
欣旺达赴港上市: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下滑,扣非净利润降6%,同为副总经理梁锐薪酬比刘杰高115万是刘杰的1.5倍
洋河股份外资持股创五年新低 全系产品营收下滑梦6+跌至550元
营收下滑超三成,员工持股平台减持套现逾1亿元,安路科技急寻新赛道突围
九阳股份总经理离职背后:营收净利连降四年,销售费用率持续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