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有连云
AI摘要
海拍客港股IPO,两年从微利转亏超7800万,毛利率降11.4%。其在低线家护及营养产品领域市场份额10.1%,但面临综合电商、垂直母婴平台等竞争压力,负债净额达20.012亿元。
2025年6月30日,Yangtuo Technology Inc.(以下简称“海拍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公司为专注低线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的交易平台。
财务数据揭示着严峻挑战:公司从2022年的微利101.2万元跌至2024年的亏损7882.5万元,毛利率更在两年间下滑11.4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变化揭示了低线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平台生存现实。
具体来看,2022年,海拍客还保持着101.2万元的微利。形势在随后两年急转直下:2023年亏损扩大至5654万元,2024年进一步恶化至7882.5万元。
公司营收表现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和10.32亿元。2023年短暂增长后,2024年营收回落3.3%。
最显著的压力信号来自毛利率。2022年公司毛利率尚达43.9%,2023年降至37.6%,2024年进一步下滑至32.5%。两年下降11.4个百分点的滑坡,折射出市场竞争加剧与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
值得注意的是,若按经调整净利润计算,海拍客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了1930万元和2577万元的盈利,利润率分别为1.8%和2.5%。这一数据差异主要源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影响。
招股书数据显示,尽管财务承压,海拍客在中国低线市场的领导地位依然稳固。2024年,平台在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领域创造了86亿元交易额。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交易额计算,海拍客已成为中国低线市场该领域最大的交易及服务平台,市场份额达10.1%。
海拍客的商业模式采用轻资产运营,高效连接4200家注册卖家与覆盖全国31个省份、超3000个村县的约29万家注册买家。其核心买家群体表现活跃——2024年超过9.3万名核心买家(年下单超24次),平均每月下单11次。
公司业务版图从平台服务逐步扩展至自营领域。2019年推出基础自营业务,2021年进一步拓展自有品牌业务,覆盖儿童零食、膳食补充剂等品类。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92个自有品牌,与153家制造商建立合作。
创始人赵晨的创业故事颇具互联网特色。这位43岁的“80后”拥有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士学位,更积累了9年阿里巴巴工作经验。在阿里期间,他最后的职位是高级业务拓展专家,曾带头创立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
这一成长轨迹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IPO前,海拍客完成6轮融资,累计初始投资金额达1.9359亿美元。投资方阵容豪华,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九州通、高瓴等。
其中顺为资本连续投资5轮,成为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6.37%。顺为资本由许达来与小米创始人雷军于2011年联合创立,专注早期至成长期投资。
赵晨通过多个控股实体控制约42.62%的投票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海拍客的商业模式扎根于中国低线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2024年,低线市场新生儿数量占全国总量的85%,成为母婴消费的主力军。
低线市场家护和营养产品行业规模已达1.9万亿元,预计2029年将增至2.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0%。这一增速超过一线及二线市场,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海拍客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四方面:加强与生态系统参与者合作;增强科技能力与IT基础设施;寻求产业价值链中的战略并购机会;补充营运资金。
尽管前景广阔,海拍客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招股书详细列举了七大风险因素,包括协同效应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市场需求风险等。
市场竞争尤为激烈。海拍客的主要对手包括天猫、京东等综合电商,宝宝树、孩子王等垂直母婴平台,以及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这些对手资源丰富,可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
公司还面临供应商依赖风险。在多个业务环节依赖供应商,包括货源、OEM服务等。若未能维持稳定供应商关系,可能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历史合规问题同样值得关注。招股书披露,公司曾存在社保公积金缴纳不合规情况,虽已整改,但仍可能因此遭受行政处罚。
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债净额达20.012亿元,主要源于与授予投资者的赎回权及承兑票据有关的大量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
港交所的钟声能否成为这家下沉市场平台的新起点,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