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奶员外
7月3日,市场小幅上涨,上证指数报收3461点,再创年内新高。盘面上,不足之处在于量能不够,成交金额进一步萎缩到只有1.31万亿元,说明场外资金还有些犹豫。也许正像我前几天所说的:
有效站上3500点才能吸引资金大规模入场,才是第二轮牛市起点。
前一日和大家聊了我的重要判断:近几年经济下行周期到现在,后面有望复苏,A股未来一两年或者两三年,有机会。
我再说一个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的判断,留待以后打脸验证:未来十年,A股将是很好的财富场所。
过去三十五年,A股表现一言难尽,我也开玩笑调侃过,说,A股对得起任何人,除了对不起我们普通投资人。原因在于:一方面,为社会大局承担了太多,背负了太多;另一方面,制度上面还存在诸多欠缺。
A股有个特别拧巴的地方,就是设计了很多制度,比如涨跌停、T+1交易、限制做空,还有对有些板块设置较高资金门槛等,看起来是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实际上却容易培养“巨婴”,让很多股民永远长不大。
只有市场的教训,才是最好的老师。
涨跌停和T+1不能真正保护散户,无非让快速亏钱变成钝刀子割肉。并且,还会被大户和量化机构,利用bug来收割。原理大致是:交易通道的速度优势、融券或者股指对冲优势,以及跟风效应等。
做空力量不够,瞎拉升就会多。然后炒到很高,又需要漫长时间来价值回归,因为不能快速砸下去,只能等高位接盘的人熬不住了,一批批割肉出清。
所以我们看到,A股的走势,总是一波猛涨之后漫长回归,既波动巨大,又牛短熊长。
上面是万得全A指数走势图。其中,第一个尖尖是2007年,后面用了8年才收复;第二个尖尖是2015年,至今10年了还没收复。也难怪股民投资体验特别差。
如果你不能承受3年的下跌,将错过3个月的暴涨。
假设没有这样的尖尖,中间走势用我画的3段黄线直接连接,是不是其实还不错?那么就变成:2005年以来,一路震荡上涨,底部不断抬升(我画的蓝线),从不到1000点涨到现在的5000点左右,折合年化收益大约9%,妥妥的慢牛+长牛。
好,我要说的是:未来十年,A股波动率会降低(慢慢接近我用黄线连接过后的那种走势,当然,比我画线的波动率要高),底部会进一步抬升。
过去,股市是个新生事物,不能太过“血腥”,不然大家谈虎色变,就没法再往下摸索。所以,监管没办法,只能设计一些相对别扭、牺牲长期适当照顾眼前的制度。换你是监管,你也会这样。
未来,制度会不断完善。比如这几年,涨跌停板幅度扩大了,做空工具也更多了。还有大家诟病比较多的,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等问题,都在治理之中。
别看现在效果不明显,可这其实也像“吃馍馍”:虽然一个两个吃下去没饱,但是只要一个个吃下去,总有一个会饱。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迫切需要一个好的大的财富载体,未来十年,几乎只能是股市。
生产财富储存财富,最早是国企,后来是房产,再后面呢?任何一个现代经济体,发展到一定程度,财富都主要在股市。我们也不会例外。
别说我们国家过去对股市重视不够,其实客观规律就这样,必须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就好比,还没到40岁的时候,你也不会注重养生。
本身经济发展会带动股市向上(过去二十年底部不断抬升已经是证明),更完善的制度加上财富配置需求,会吸引更多资金进来,又再形成助推。
我说的这些事,有些还没有发生,但我已经提前看到。我对大方向的感知和判断,一直还行,老朋友们都见证过。员外大事不糊涂。
市场总体评分:8.5分,处于多头区间。评分区间4-9分。最低4分表明短期超跌,最高9分表明短期超涨;6分以下整体熊市,8分以上整体牛市。
阶段最强指数:中证2000、中证1000。表明市场风格方向。如果为“暂无”或者只有1个,短中线建议选择休息。
为了防止有人说我又写得太宏观,补充聊个行业板块,今年下半年,可以继续关注金融科技。顾名思义,主要成分股是偏金融的科技股。
前文已经说了金融,重要性会不断得到提升。过去,因为“内卷式”竞争,行业虽然在发展,但每家公司想多吃点肉很不容易。未来,这种情况会好转,行业通过整合后头部公司会更具有竞争力,具有长期的期望空间。
科技,也比较容易理解,是增效突破的关键。另外就是,弹性特别好。历次牛市,偏软件类的科技股,都是弹性最大的之一。
所以,金融和科技加起来,整体弹性也很好。去年“9.24”以来,金融科技指数涨幅好于大部分行业板块。
今年下半年,还可能有个催化剂,就是“稳定币”。6月份,因为香港发布了《稳定币条例草案》,稳定币概念股被炒作了一波,但应该不会就此结束。原因在于,有实实在在的基础逻辑。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时优势很明显。一方面,速度快很多。传统跨境汇款一般需要1-2个工作日,而稳定币交易基本1-2个小时就能完成。另一方面,成本低很多。银行电汇费率几美元甚至几十美元很正常,而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稳定币交易,成本可能不到1美分。
机构预测,2026年稳定币支付能够覆盖香港30%的零售终端,而2030年,稳定币全球市值可能达到万亿美元级别。
金融科技指数含“稳定币+数字人民币”概念权重超过20%,其中,直接与“数字货币+移动支付”相关的权重接近15%。
金融科技前两个月我已经提过(牛市需要关注一些弹性品种),也说了对应的ETF。有朋友提醒,其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是金融科技ETF(159851)。
看了下数据,7月以来这几天,合计有6亿元资金加仓159851,最新保有规模已经突破60亿元了,确实有点算得上一家独大。
结合A股的高波动,顺便说说高弹性标的应该如何操作:主要寻找长期区间下沿或者中期平台位置。
往远里说过去二十年,往近里说过去五年,A股只要不去追高,哪怕经历了大熊市到现在,其实回报也还不错。高弹性的板块,也是尽量找“调整后”或者“启动点”,会有更好效果,因为本身还很可能强于大市。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